“三创两迁”记忆

厉莲芝-今生与话筒有缘,源头在北京轻院

2023年04月18日 15:20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回顾几十年的经历,感慨万千:岁月流转初心在,执着坚守造纸情,科技创新有担当,扎根一线不离本,人民培养我成长,理当一切献人民。我一生献身中国造纸,也与话筒结下了很深的缘,源头就在我的大学时代。

1965年,我考入了北京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实现了我的初心和理想。1966年,在一次全校师生学“毛选”心得体会交流会上,我作了汇报发言,意想不到的是我被选入了宣传毛泽东思想广播站。没有学过播音专业的我,从此爱上了“播音”,与话筒结缘,并延续几十年。

737CC

初进广播站,一切从零开始,除了值好班,编好稿,播好音,周日都不能休息。最为难忘的是,曾经担任过天安门广场国庆晚会广播宣传员。文革期间,工人宣传队、解放军宣传队同时进驻学院,非常荣幸,我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被选入“三结合”的北京轻院广播站当广播员。1968年9月,一个明月当空、繁星闪耀的夜晚,北京轻工业学院革命委员会成立,在庄严的成立大会上,我怀着满腔热血,也怀着对毛主席的赤胆忠心,代表全院师生员工现场宣读了《给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致敬信》。这是一封终身难忘的信,一封信,一生情,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是我生命中的指路明灯,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坚定不移努力做好中国发明造纸术忠实守望传承人。

1969年,全院64、65两个年级同学,到河北省固安县轻工部“五七干校”造纸厂挖蓄水池,北京轻院广播站也同时搬到了劳动现场。我除了正常参加本班的劳动外,休息和吃饭时间都在进行播音宣传。挖蓄水池任务完成后,我们又回到了北京,在北京轻院广播站我一直坚持到毕业离校的那一天。

北京轻院广播站,为我提供了播音锻炼的平台,也为我打造了人生的精神坐标,宣传和捍卫毛泽东思想,永远跟党走,是我不变的誓言,也是我的行动指南。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我曾经学习、战斗过的母校,那里有我美好的回忆,那里有我尊敬的领导和老师,有我情同手足的同学,更有梦牵魂绕的校园!

1970年7月,走出依依不舍的大学校门,我带着青春的梦想,来到了祖国大西南——贵州惠水造纸厂。这是一个边生产边扩改的新型企业,在“抓革命,促生产”的氛围中,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我的第一个岗位就是三班制生产线质量检验员。刚刚告别大学校园的意气风发,贵州高原是我人生永不磨灭的起点。因为来自北京,说的是普通话,自愿开创了从无到有的“惠水造纸厂广播站”,并担任了唯一的业余兼职播音员。其他人的休息时间,正是我采访、写稿、播音忙碌的节点。十年的坚守,十年的苦练,有线广播伴我行,苦中有乐心也甘!我从幼稚、单纯、浅显变得理智、自信和从容,生产线上学专业,造就了献身中国造纸的赤胆忠心!贵州的好山好水,造纸工人的坦率真诚,汇聚成我心中一首难忘的歌,也成为我永远的眷恋!

1979年,我调到江苏省镇江大东造纸厂,这是一个多机台多品种的大型企业,也是历史悠久江苏轻工系统的重点企业。二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岗位多变,但厂内广播站播音员和厂报通讯员的岗位一直没有变。我很珍惜每一次与话筒接触的机会,尽管我的水平不够专业,用声音传递美好,是我业余爱好美好愿望的延伸。执着地守候,真诚地对待,就像一只蛹,经过磨难与砥砺,最终破茧而出变成美丽的蝴蝶自由的飞向美好!

每当有新产品试制成功或产品升级换代,我都会自己写稿自己播音,第一时间向全厂员工报导喜讯,多次为现场工人的技术升级做培训服务,也曾为镇江小记者们讲过“纸和造纸过程”, 随着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和优质产品誉满国内外,我曾代表厂里在江苏省造纸专业会议上介绍创优经验、在全国产品标准双贯会上作首席发言。1989年,大东纸厂多个产品参加北京国际纸张博览会,我担任了展区唯一的解说员。在此,享受了解说时酣畅淋漓,也沉浸于自由发挥的天马行空,用火热的情感投入场景,得到各级领导和全厂员工的好评,为产品畅销国内外作出了应有的奉献!

2002年,我退休后依然心系造纸,我的足迹遍布黄河南北、长江两岸,在中原大地填空白,在江浙两地献良策,在民营企业登讲台,面对鲜花和掌声,闪光的话筒又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记忆的光盘!

2006年,我参加了居住和生活的社区两个中老年文艺团体《激情小屋合唱团》和《康乐艺术团》,这是社区文化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中老年人的精神家园。十几年来,两支文艺团队先后发展到了150多人。我不说自己是最优秀的,但我一直是最努力的,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两个合唱团都因为我的加入,才有了第一次有主持人的演出,于是我又喜欢上了能倾诉心声的文艺演出主持人角色,精彩的场景,充实的付出,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自信,心中美好之花尽情绽放!

走过15年,我为两个文艺团体先后主持了各类文艺演出38场。我用心对待每一个节目,用真诚与观众心贴心,用真实弘扬真善美,用真情将观众的激情点燃,做到了曲终人不散。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我以我手写我心,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精心编写主持词,我深刻体会到:站在舞台中央,宣传正能量,所有的掌声和欢笑都是人生路上最美的太阳。人到老年,还能充满激情,充满歌声,是幸福,是健康,更是向往!

岁月流转,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我已进入古稀之年。七十年来,我的初心和梦想,为我树立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我把满腔的热情和心血,奉献给我热爱的造纸事业和给予我精神力量的话筒。曾经燃烧的激情,曾经绽放的青春,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我依然怀念那些虽不完美却很珍贵的曾经。不是所有的业余爱好都能延续几十年,但我与话筒却是一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无怨无悔的沉醉。所有的艰辛,都会被岁月轻描淡写,唯有留下的美好让所有的努力都不被辜负!

真的是:

春风化雨轻院情,情深似海,沧桑巨变母校缘,源远流长;

青年轻院广播站,炼我初心,老年社会大舞台,勇于担当。

2022年01月23日

推荐阅读

“三创两迁”大学精神作为我校顶层的思想文化设计,继承了以往精神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汇聚了当代科大人的智慧意志,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源泉。现撷取学校近60年历史画卷中的一些老照片,让我们从沧海之粟中追溯“三创两迁”精神之根,为实现“科大梦”增添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