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大的传统节日,放假时间长,节日内涵多,介于初春,象征农历新的一年开始。今年春节即将来临,不禁想起1964年初的春节。
我出生于1946年1月,光阴荏苒,似水流年,自1946年至今,已经度过76个春节,在上海,北京,新沂,南京都过过春节。然而印象最为深刻、最难以忘却的是1964年的春节。那一年我在北京轻工业学院上学,第一次离开故乡上海到千里之外的北京,第一次离开家庭,在大学度过春节。之所以难以忘记,更是因为得到朱康院长的关爱,享受校园过春节的体贴和温暖。
我先说说我大学的校园生活:
我于1963年9月考入北京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经历了物资匮乏、粮油定量、营养不足的生活苦,心中尚心有余悸,有不少学校的学生因缺乏营养生病而中途休学、留级,尽管有小部分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家境殷实的同学,但大部分同学来自普通或贫困的家庭。
入学后学校规定学生伙食费为13元,足额实施,一律平等,家庭经济困难可申请享受助学金,对于贫困家庭的同学来说伙食较入学前大为改善。当时每位学生月定粮33斤,面粉、玉米粉、大米的比例分别50%、30%、20%,没有高梁、糙米、山芋干等杂粮。食堂的主食是馒头、玉米窝窝头、大米(稀)饭,还有花卷、肉包、豆沙包、面条、油饼、饺子等多样花式品种。副食常年有肉、蛋、魚、鸡和各种蔬菜。星期一至星期六,八人一桌,自分饭菜,公平卫生。早餐是咸菜;中餐一大荤,一小荤,二素,四菜一汤;晚餐一小荤,二素。星期天和节假日为便利同学安排时间,开伙两顿饭,早餐9时,晚餐16时,购饭菜票自理。副食有价格相差各5分钱的五等炒菜,最低价是5分钱的炒白菜,炒萝卜条,加辣椒,最高价是2角5分钱的蔬菜炒大荤。
1964年春节我没有回家,因离家才四、五个月,再则京沪单程火车票价19.80元,加快费3.90元,往返车票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决定就在校园里过春节。
我班有位同学,家离京较远,家庭经济困难,多年未回家探亲,班干部了解情况后向系领导反映,系领导决定由公费出资购火车票,让他回家探亲,这位同学极为感激,几十年后仍在讲述这段回忆,感恩学校的关爱。
春节放假,师生回家,校园清静,人径稀少,也没有什么文娱活动,显感孤单,不觉乡愁。然而,一顿年夜饭使人欣慰,进食堂就餐时,主食有馒头、花卷、包子、米饭,副食有鸡、肉、魚、蛋等多种大荤,油水足,份量大,色香味俱全,引人馋涎欲滴。平时供应大米饭机会少,每份3两,当时我要了6两米饭,一个颇盛的大荤,吃得菜足饭饱,心满意足。感受着学校的温暖,慰籍着我们离家孤独的心。
大年初一早餐供应水饺,皮薄,馅大,面白,鲜美,正吃着,有同学说,朱康院长刚才来过食堂检查伙食情况,他亲自品尝饺子质量,颇为满意,临走时一再叮嘱食堂师傅要搞好伙食。当时我一阵激动,堂堂一院之长,大年初一冒着严寒来校检查工作,关心同学生活,敬仰之意油然而生。
此后1965年至1968年四个春节,包括文革期间两个春节,或在学校或回家度过,记忆模糊,印象淡薄,唯独1964年初在校园度过的春节记忆犹新,朱康院长的音容笑貌,仁慈之心,爱生如子的形象历历在目,永记心中。
朱康院长于2021年12月31日以104岁高龄无疾而终,走得平静,安详,但他再也不能与我们共度2022年初春节,令人扼腕叹息,黯然神伤。
在这里,我们也十分怀念食堂大师傅,他们工作认真,不辞辛劳,厨艺不凡,心灵手巧,在多年的大学时光,每天供应份量足,质量好的可口饭菜,保证同学吃饱吃好,有营养,潜心学习,健康成长,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宝贵付出。这里强调一下,他们并不是只为生火做饭的伙头军,有多才多艺的。留学生食堂的甄师傅是一位中年帅哥,打得一手好扬琴,是校民乐队的乐器高手,有专业水平。不幸的是文革初期,两派武斗,他被对方土制手榴弹弹片炸伤多处,分几次手术取出弹片,经过很长时间才得以康复。学生食堂有两位师傅,一个会吹笛,另一个会弹琵琶,技艺不错。食堂师傅们都是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忠于职守,乐于为同学们服务,培育莘莘学子成长,以后桃李芬芳,遍于天南地北,大河上下,为国为民贡献力量。
年还是一年一年地过,我们日趋迟暮和衰老,殷切希望母校能秉承北京轻工业学院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精神,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发扬广大,把陕西科技大学办实办好,更上一层楼,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日益昌盛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