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两迁”记忆

黄彭年-我的研究生之路

2023年04月18日 18:31

母校师恩难忘

1965年高考后,我被母校-北京轻工业学院录取。从江苏镇江乘上火车,一出北京火车站就被学校接待新生的学长们热情地迎上学校大巴,到了学校,安排好住宿,我时年18岁,是首次离开家门的农家孩子,一到首都就感受到极其温暖。

母校邻近玉渊潭公园和钓鱼台国宾馆,环境优美,新建的实验大楼、教学楼、宿舍楼,教学、实验和生活设施都相当完善。鉴于幼年丧母,父亲久病不起,为了让我安心学习,学校给予了最高助学金。入学之初,黄纪副院长百忙之中安排时间和我谈话,鼓励我努力学习。系主任陈纯见面总是亲切地称呼我“小鬼”,因为我入学之初很矮小,一到周末,陈主任常邀请我到她位于对面七机部的家中做客。

回顾一生走过来的路,忘不了母校的点点滴滴,特别忘不了恩师游恩溥教授和薛侪老师。

游恩溥教授是二系硅酸盐专业陶瓷学教授,曾留学美国。由于入学后仅上了一年的基础课,游教授没有给我授过课,本来无交集。也许人与人之间有先天的缘分,一个偶然的机遇使游教授成为我的恩师和终生的挚友。那是1968年夏秋交际,文革后学校恢复教学秩序,进入整改阶段。系军宣队决定由我、同班的肖美兰同学和游教授组成教改小分队赴唐山市陶瓷五厂摸索教改的路子,了解工业对教育的需求,编写初步的专业教材。那时的学生是依靠力量,但我们尊重并服从游教授的安排。以前只知道游教授在国内同业中闻名,近距离接触,切身感受到游教授学识渊博,平易近人。他和我们一起下车间,一起同工人和技术人员座谈工业界对教育的期望和教改的方向。这是我们首次接触到专业知识,游教授无疑以这种方式给我们提前上了专业课。

几个月的下厂教改活动,游教授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在校,我常应邀去他家,离校后他和我书信往来不断,我在温州工作,在上海读研究生,他都专程来看望过我。1978年初,当他得知国家将恢复招收研究生,他第一时间给我写信,鼓励我积极报名,很快帮我确定报考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生,并寄来了部分学习资料。可以说,考试成功主要是自己的决心和努力,游教授无疑是我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引路人。游教授虽然已离开多年,但对我的关心、鼓励、帮助一直铭记心头,恩情永生难忘。

薛侪老师是我大学英语老师,可以说,没有薛老师的特别施教,也就没有我后来的科学研究之路。因为我高中学的是俄语,所以大学从字母开始学英语,也就仅仅学了不到一年。基于她对我的了解,薛老师总是格外关心帮助我。坦诚地说,我和同班曲露勃同学的英语主要是在薛老师办公室因材施教专授的。在薛老师精心教授下,一年下来,除了英语口语过关之外,我还具备英文科技文献的阅读能力,这对我后来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78年报考研究生时所考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以自学,但英语如果没有在校时薛老师精心教授,打下基础,是万万不可能突击自学应试的。

后来出国前专门去北京拜访过薛侪老师,师恩难忘,祝薛老师幸福安康!

报考研究生

1978年科学大会后国家决定招收研究生,唐敖庆等知名教授及科学家纷纷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或发表谈话宣传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游恩溥教授得知国家将恢复招收研究生后,第一时间给我写信,鼓励我积极报名,他深知我只上过一年基础课,应试的难度甚至超过应届的工农兵大学生,但他知道我高考的成绩,信任我的学习能力,鼓励我利用好报名到应试之间三个月的时间,拼搏自学应试,并寄来了部分学习资料对于是否报考研究生,我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从事科学研究是我自高中就有的理想,但报考无把握,不报考,时不再来。最后在游教授的鼓励下,我报考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研究生。

78级研究生的招生,国家上升到选拔人才的战略高度,要求各单位必须放行,并安排一定的备考时间。当时正值我主持设计的大型隧道窑顺利投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告知厂领导报考研究生之事,厂方毫无思想准备,因为厂里原期望我担当起烧成工艺和设备的技术工作,对于我的报考研究生之事厂里也无法阻止,但对我备考不予支持,因此备考时间非常紧张,我也理解厂里希望我留下的善意。

在正式报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到应考三个月的时间里,周一至周六,我每天照常上班,履行份内技术工作,每天下午6时到10时及周日一整天是我雷打不动的自学应考时间。在这期间我多次去杭州、上海出差,备考学习资料随身带着,我利用挤出来的时间,啃下了物理化学、热力学、固态物理学等五门考试课程,并强化温习了英语。

1978年研究生招生初试都在当地进行,由招生单位将考卷发往考生所在地教育部门,由当地教育部门在统一规定的时间监考并将答卷寄回招生单位。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计划招生十名,共一百多人报名初试,当年6月我接到了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复试的通知书,在希望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约二十名考生参加了复试,在上海复试期间,除了笔试外,还参观了实验室,并与招生导师进行了面谈,他告诉我初试成绩很好,期望我复试取得好成绩。7月底我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如愿迈出了科学研究之路第一步。在取得了到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复试资格后,厂里即意识到我将离开,态度有了转变,除了祝贺以外,工作也做出相应安排。

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经历

就读研究生的第一年,所里安排我们实际入学的九人到上海科技大学上一年基础课。我们全都来自外地基层,那时学习的劲头有如久逢甘露,非常努力,几乎每日学习到深夜。一年后回所进入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论文课题进行实验。七十年代世界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能源危机,新能源相关的研究风起云涌,导师为我选择了锂离子导电玻璃,国际国内的相关研究异常活跃,旨在开发锂电池新材料。实验室没有相关课题,我不得不从头开始,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筹建电性和电化学测试设备,探索材料制备,应用Raman光谱、红外光谱等进行材料结构分析,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在科学通报,物理学报,硅酸盐学报等一类学术期刊以及国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在临近毕业时国务院成立了学位委员会,决定实行学位制,我81年毕业,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毕业后留所,任助理研究员,继续研究生时的课题并参与组内相关工作。

根据实验室的需要,导师和所里认为我有必要进一步深造。1985年12月我继续读博士研究生,硕士导师委托时任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所长干福熹院士,一起担任我的双导师。博士论文为锂硼钨酸盐玻璃的离子-电子复合导电性,目的在于研究其作为锂电池的阴极材料可行性。1988年初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证书。

通过硕士和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一共在国内外以中英文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以硕士和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为主,连同导师课题组相关工作,198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89年4月我被授予副研究员高级职称,并任所八五规划筹备小组组长。

如今退休了,回顾一生之路,感慨万千。在母校就读时得益于伟大的毛泽东时代,走研究生之路是乘上了改革开放的东风。我之所以能走上研究生之路,是母校为我奠定的基础,得益于母校恩师们教育帮助,历久不忘。

寄望年青的校友们,在校时努力学好本领,毕业后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人一生中会有困境,要勇于担当;人一生中又有很多机遇,但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人,要永往直前,为母校争光。

46050

在校时天安门广场留影

和校友们与焦裕禄一家合影,后排左二为作者

同班同学在校门口,后排左二为作者

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读研期间

读研期间参加所研究生共青团组织活动,右二为作者

参加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培训,中排右二为作者

推荐阅读

“三创两迁”大学精神作为我校顶层的思想文化设计,继承了以往精神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汇聚了当代科大人的智慧意志,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源泉。现撷取学校近60年历史画卷中的一些老照片,让我们从沧海之粟中追溯“三创两迁”精神之根,为实现“科大梦”增添精神动力。